农机行业或正经历近十年以来大的至暗时刻。
这种情形较之2016年底至2017年国二升国三之际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跳崖式下滑的当下农机市场
近,某家知名农机重要部件配套企业的负责人去市场上转了一圈,市场上透出的寒意让他心里“凉到了膝盖以下”。作为农机大头的,除了极少数几家龙头企业的拖拉机有零星提货,其他厂家几乎无人问津。据他估计,今年8成以上的中小企业(主要是潍坊系)将挺不过年底。另一主导产品收获机械方面,传统的轮式小麦收割机大幅下滑,用户对市场所有品类几乎都兴趣缺缺,前两年茎穗兼收机热销的场景也不复现。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一线市场销售人员的江苏省农机经销商童国祥先生近日撰文称今年的农机市场“令人窒息的宁静”,引发了农机同行的高度共鸣。他表示,在国四升级的影响下,1-4月的大拖终端市场基本全军覆没,全靠国三库在震荡的市场中挑大梁。在这样的整体氛围之下,有人甚至告诉他,“连国三机也卖不动,就是一潭死水。”本是销售高峰的4月份一点动静都没有,即便步入5月,还是没有一点热度,市场仍是死水一滩。大多数农机手连多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大拖市场更加险恶,垫补、赊账等手段都上了,还是没有反应,降价、让利,促销手段用尽,也感动不了“上帝”。
几乎已经过去销售季的市场,从几家主要农机企业的销售数据显示,已经较去年同期下滑40%以上。曾经的“香饽饽”某日前品牌的插秧机同样遇冷。
统计数据也为以上关键零部件制造商和一线经销商的情况提供了注解。作为关键发动机的销售情况一向是农机整机市场的晴雨表。农用柴油机的状况也为行业提供了真实反映。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统计数字显示,一季度农业机械用发动机下滑24.98%。到4月份虽因各类产品均给市场铺货有一定回暖,但仍然下滑19.89%。这一方面反映了当期消费量的不振,也折射出主机厂家对下一阶段备货的悲观预期。
另根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拖拉机企业管理委员会等提供的数据,以拖拉机领域销售多的中拖看,一季度中拖销售总量75622台,同比下降16.3%,而这其中一大部分是消化去年的库存而提前销售,真正的国4拖拉机农民望而却步。今年一季度中拖产销率为99.1%,相形之下去年一季度则为127.%%,大幅下滑28%。同时,从销售产品看,除50系列之外,其他7个品种系列都是下降的,原因在于50系列受到国四的冲击更小,其他系列产品则因为后处理成本大幅上升影响了购买。另从大拖分析,一季度大拖销售29652台,同比下降15.7%,同时,大拖的产销率仅为88.%,比中拖产销率低11%,与去年同季相比下滑27%,说明大拖受国四的影响比中拖更大。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发布的2023年4月份中国农机市场景气指数环比下降16.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7.6个百分点,创下近3年来4月份农机市场景气度新低。同比看,6个一级指数全部呈现下降趋势,其中销售能力指数降幅大,达到了12.5个百分点。6个一级指数中,除库存指数和农机补贴指数外,全部位于不景气区间。而从同比下滑的趋势看,今年市场弱于去年同期,且淡季来得有点早。显示“过去的4个月,我国农机市场正经历着多年鲜有的‘倒春寒’。”
主机市场的萧条导致农机具市场也大幅下跌。据笔者从几家、、播种机、撒肥机头部品牌企业得到的消息,今年销量相比去年均呈现明显下滑态势。
多重迹象表明,随着疫情的结束,其他行业的发展活力喷薄而出,唯独农机行业缺席,落落寡欢。
大幅提升的农机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
上半年的农机市场进入寒冬在行业人士的意料之中。农机国二升国三那年已经先例,只是,这次国三升国四,比那一次来得更猛烈、更剧烈。
往年进入春耕生产之季都是农业机械的旺销时期,一季度是插秧机、拖拉机,像潍柴雷沃、中联农机、沃得农机这些收获机龙头企业,开年之后每天是生产旺季场景。今年以来,只有少数几家拖拉机头部企业生产比较繁忙,而这更多的是准备各地经销商国四产品的展销。
首要因素在于农机升级国四带来的制造商研发成本、认证成本、工艺成本而传导至农民的购买成本上升,同时因为需添加尿素导致后期使用成本和各类维修成本大幅上升,使用难度加大,让目前处于过渡期的潜在消费者望而却步,加上种粮农民收入预期不明、农机购置补贴杠杆变弱等因素,机主们大多会延长自己国三产品的使用期限,这种情形甚至导致“新机变二手机”的国三农机价格上升。据了解,仅国四柴油机这一项,就将让主机的价格升高12%-15%。具体来说,一台50-100马力的拖拉机,成本要上升6000-15000元;100-200马力的,成本要上升22000元;2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成本则要上升25000-30000元。
要知道,过去一台2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在东北等地补贴十一二万元的时候,除去补贴,在有的年份买台国产拖拉机高也不到15万元,有的品牌甚至仅需两三万元。这就等于当下农民购买一台2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要比过去掏双倍的价格,自然打消了农民的购买欲。
实际上,国四农机给农民、给我国农业生产者带来的并不仅仅购买这一环节成本的上升。而抬高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包括使用期内的作业成本、维修成本。
在推高的农民的使用成本方面,国四需要更高品质的柴油,我们知道,农村的油品质量要比大城市的油品差很多。有位朋友告诉笔者,有次在农村加的油,比在县城加的油几乎少开一半时间。质量不佳的油品,对国四柴油机的损伤,将远远大于过去国二国三时代。此外,国四拖拉机还得消耗一定比例的尿素,正常一升尿素需要3元,机手一天作业三四十亩地,花费的成本不在少数,一方面增加了机手的成本与盈利压力,也抬高了农民的机器使用成本,终需要使用者埋单。
在提升了农民的后期维修压力和维修成本方面,因为国四排放标准柴油机对维修人员的内在素质和维修技能要求很高,不仅要求维修人员掌握机械知识,而且要求维修人员懂得电控原理、会用专业的维修工具甚至需要熟悉计算机软件,会查找分析国四柴油机故障原因并能够拿出正确的办法加以处理。像如果电控系统出现故障,需要维修人员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能。国四柴油机维修人员必须是高技能型人才,国内厂目前还比较缺乏这方面的高技能型人才,如果在农忙季节出现大面积机械故障,不仅农机企业压力剧增,也会影响国家粮食抢种抢。当然,这也推高制造商与流通商的服务成本。
实际上,农机升国四,我们看到的尚只是显性成本,发动机企业与主机企业在此过程中需发生的庞大的产品研发和设备工艺升级的开支。为了及时切换国四,发动机企业提前三四年就开始做准备,要进行生产工艺的大幅改造或新上生产线,几千万资金是随随便便需要花去的。此外,发动机企业还有一笔特别大的开支即新产品认证费用,一个产品的排放认证就要耗费二十多万元——卖多少台发动机才能赚回这些净利润呢?某家2021年全部利润一个亿的柴油机厂去年十几个国四新产品的认证费用就花去3000多万元,这项成本无异于天价!
农民是环保升级成本的终埋单者
国四上升成本,终由谁埋单?——农民,当然也只有农民。
当然,从产业链环节看,制造商在短期内会遭遇非常大的经营压力,这将进一步拉大我国农机制造与国外同行之间的距离,同时导致一些中小企业直接被洗牌离场,降低我国农机发展生态的丰富性与活力;而对于经销商来说,因为经营困难,则会让他们在售后服务方面减少投入,影响农机的服务质量、农民的用机收益和农机化的整体发展质量与进度。
饶是如此,企业可以少赚点,经销商也可以少赚点,但只要农民购机,终推行农机国四的成本只能由他们支付。从这一点看,农民是这场以环保名义上升的终承担者。但是在这场农机排放升级风暴中,农民根本没有话语权,也没有哪个机构去“问计”于农民。有发动机企业的人士称,如果你单纯计算每台农机排放的尾气,在数字上得到直接的体现,但于城市里的汽车尾气排放明显不同的是,一是农业机械使用与排放不像汽车那样集中,二是农业机械使用时间短,一年中仅农忙时节使用;三是农业机械在短时间内的使用场景在广袤的乡间田野,而且单位面积内的农机数量很少,因此对环境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环保部门仅仅实施国三排放6年就推行国四,对农机行业和农民是不可承受之重。
这恐怕代表绝大多数农机人的想法。
当然,无论发动机厂家还是农机主机企业,这一切上升的终的成本,都会落到农机终端使用者——农民的头上。对于农民来说,国四不仅是购买时多掏一两万块钱,更重要的是成本压力一直延伸至整个产品生命周期,除了要花费更多燃油费、尿素(作业季节,每天尿素成本就要增加数十元)等开支,还有维修带来的不便——故障维修时间的延长、有效作业时间的缩短、投资回收时间的延长。
当然,我们并不是想指责有关部门出台的环保政策与环保举措,谁都知道环保对大家有利。只是想说,每一项政策的出台,都要结合实际情况,特别是考虑到我国国情,分清轻重缓急审慎推出。农机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农机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等方面。环保诚重要,可粮食安全、农机产业发展及其在全球的发展位置也重要。目前我国经济尚处在“三期叠加”阶段,特别是此前遭遇世纪疫情的严重冲击,粮食安全面临严峻形势,照笔者看来,如果在5年后或2030年以后,根据彼时我国的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全球农机行业发展形势再有序推出(譬如先拖拉机再收获机),这样或许对我国农机行业带来的冲击要小些。